立防科技

010-63394699
要人警卫
2025-3-14

总体思路

        低空安全防御在要人警卫方面至关重要,需构建一个集监测、预警、反制、指挥控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体系,确保要人所处区域的低空安全。

       利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,对低空飞行目标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识别,及时发现潜在威胁,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。

技术手段

  • 监测与预警系统

    • 无线电探测设备:通过侦测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无线电信号,识别其控制频率和飞行模式,实现对无人机的早期预警。

    • 雷达探测设备:部署低空预警雷达,如DBF相控阵低空预警雷达,对中远距离范围内的无人机飞行轨迹、速度和高度进行探测,适用于高空和大面积覆盖。

    • 光电探测设备:结合光学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设备,在低速、近距离飞行时对无人机进行目标识别和精确定位,提高识别率。


  • 反制系统

    • 电磁干扰:通过定向发射无线电信号,在特定区域形成电磁信号屏蔽,切断无人机的控制链路、图传链路和导航链路,使其返航、迫降或悬停。

    • 导航欺骗:采用导航干扰技术,误导无人机的导航系统,使其偏离目标区域或返回起飞点。

    • 物理捕捉:使用网枪、天网等设备,对低空飞行的无人机进行物理捕捉,迫使其降落。

    • 激光防卫系统:通过发射激光对“低慢小”目标实施打击,破坏其动力学特性、能源系统、飞行控制系统等,使其失去飞行能力。

  • 指挥控制系统

    • 建立低空防御指挥控制中心,负责将来自各探测设备的数据汇总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,确保快速响应和处置。

    • 指挥控制系统应具备智能预警功能,能够根据无人机行为自动评估潜在威胁等级,发出预警信号,并提供应对建议。

    • 支持与其他安保系统的联动,能够在无人机非法入侵时,迅速启动相应的安保措施,如关闭敏感区域、启动防护网等。

9343e777d7cc5cfccc860f8860876ff.png

人员培训与管理

  • 专业培训:对要人警卫人员进行低空安全防御方面的专业培训,使其熟悉低空安全防御系统的操作和应对低空威胁的方法。

  • 模拟演练:定期组织模拟演练,提高警卫人员在面对低空威胁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。

  • 背景审查:对参与要人警卫任务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,确保其政治可靠、忠诚度高。

指挥与协同

  • 建立指挥中心:设立专门的低空安全防御指挥中心,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力量,统一指挥低空安全防御行动。

  • 信息共享:实现低空安全防御系统与要人警卫指挥系统的信息共享,确保指挥中心能够及时掌握低空安全态势和要人安全状况。

  • 协同作战:加强与公安、军队、民航等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,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,共同应对低空安全威胁。

应急处置预案

  • 制定预案:根据要人警卫任务的特点和低空安全威胁的类型,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,明确在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步骤。

  • 定期修订:定期对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,确保其适应不断变化的低空安全形势和要人警卫需求。

  • 演练与评估: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对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提高应急处置能力。


返回列表